2023年《鸟天堂》优秀教学设计(优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鸟天堂》优秀教学设计(优秀),供大家参考。
秀 《鸟的天堂》优秀教学设计(优秀 5 篇) 篇一:《鸟的天堂》优秀教学设计 篇一 一、教学内容 《鸟的天堂》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一册第六单元的一篇借景抒情的美文,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
二、教材分析 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这篇课文表达上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和动态的描写;第二,借景物描写表达感情与直接表达表达感情的方法相结合。
三、设计理念 新课程明确指出:让学生好学,乐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丰富的情感。情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灵魂,情感是最宝贵的教学资源,师生在教学互动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学生引入文本折射的情感情境中,使学生共同完成内心体验及内心世界的丰富。教师要努力营造师生情感积极投入的氛围,让学生自主地与文本对话,与角 色沟通,真正做到入境、入情、入心,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文本、教师三者的融合体,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命力。
四、教学目标 1、初步领会文章内容,了解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见到的不同景象。懂得大榕树成为鸟的天堂的原因。
2、采用不同的阅读形式,使学生领悟作者描写景物和表达思想情感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
3、使学生感受“鸟的天堂”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环保意识。
五、教学重点 感悟体验大榕树的特点和鸟的特点 六、教学难点 1、为什么要把大榕树称作鸟的天堂? 2、体会大榕树硕大无比和充满生机的美丽,以及群鸟快乐自由的生活。
七、教法学法 1、情感教学法。
2、自主学习 八、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多媒体 九、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板书“天堂”)同学们,你理想中的天堂是什么样的?(生自由发言)大家的想象力真是太丰富了,带着我们走进了梦一般的世界,那你想知道“鸟的天堂”是什么样的吗?(板书“鸟的”)就请和我一起走进这里吧! (设计理念:利用学生喜欢幻想这一年龄特点,教学伊始就抓住学生的心,激活学生思维,设置悬念,吸引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想一想,什么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设计理念:初读课文,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学生知道:这篇文章讲了什么,读完之后我喜欢那哪部分,为后面的精读作好铺垫。同时又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用喜欢的方式读书,尊重了孩子的读书习惯。) (三)抓住重点,感悟体验。
1、学生默读课文描写大榕树的这一部分,边读边想边划,读完以后,想一想,说说你有哪些体会收获?(注) (1)大榕树的“大”,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从文本具体的语句中感悟体验出大榕树(独木成林)的大。(一簇簇,许多,看不清,不可计数,卧) (2)大榕树的“茂盛”、“富有生命力”,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再读你划出来的这些句子,感受大榕树的活力。(树叶真绿的可爱…… 榕树正是茂盛的时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重点理解“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一片片树叶绿的发亮,再眼前闪烁,就像一个个新活的生命,是那么有生机和活力,让人眼前一亮) (适时评价,激发兴趣) 2、默读课文这一部分,然后闭着眼睛,听录音读课文,说说这时你眼前呈现的是一副什么样的景象? 3、看图,进一步感受大榕树的硕大无比以及富有生命力的美丽。教师配音简介“鸟的天堂”。(这是一株 500多年树龄的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榕树树冠大的出奇,浓阴覆盖着天马河河心小岛上约 20 亩土地,独木成林。乘小艇从近处看,枯藤交错,犹如原始森林;从远处看,就成了浮在水面上的绿洲,景色奇特迷人。) (设计意图:安排几次不同的朗读形式,如默读,听读,师范读,自读等,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与文本相通,与作者共鸣。巧 妙设计教学环节,做到有张有弛,稳定学生兴趣,利于下一个高潮的出现) (四)重点品析,有感情朗读课文。
1、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这一部分课文的重点语句。
注意下面两句话的读法:
“我/有机会/看清了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注意停顿,重音) 生自由朗读,也可结组读 师(你听到了什么,你感觉到了什么?) 2、看到这么美丽的南国的树,请你展开丰富的想像,这时你最想怎样?(生自由发言) 生 1:我如果是一个音乐家,我会用最动听的歌喉,为他唱响美的颂歌。
生 2:我如果是个画家,我会用最亮丽的色彩,描绘出迷人的画卷。
生 3:我想如果生活在这里该多好! 师:(老师也想变作一只快乐的小鸟,到这株漂亮的大榕树上安家落户,那将是多么美好啊!) (设计理念:循序渐进,步步推进,为情感搭建一个平台,让学生感到不吐不快,由想说,敢说到会说,从而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五)抓住重点语句,继续感悟体验。
1、学生默读课文描写“鸟”的这一部分,边读边划边想,说说你有哪些体会收获? (1)鸟“多”(数量多、种类多)你是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鸟儿欢快自由,你又是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 数量多:我们把手一拍,……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种类多: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快乐,自由;……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兴奋的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2、默读课文,边读课文,边想像群鸟盘旋飞舞,婉转啼鸣,欢快自由,把这幅场景深深地留在自己的脑海中。谁来把你看到的这一壮观的景象说一说,和大家一齐分享? 生 1:我仿佛看到了上千上万只鸟一起翱翔,在蓝天下嬉戏。
生 2:我看到海滩上停泊着一群群鸟,有的在梳理羽毛,有的再捕食水里的游食…… 生 3:我看到有一对母子,鸟妈妈正在和小鸟亲密的说着什么,那只小鸟乖顺的依偎在妈妈周围,好美啊! 3、放课件影片,随着音乐,图片深入体会榕树的美和鸟儿的自由。
(设计意图:学生再次与文本对话,能找出具体语句,加以体会,与心灵沟通,将文本抽象的表述转化成形象的画面,使学生情感达到高潮) (六)重点品析,有感情朗读课文。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看哪位同学能把鸟儿给读活了,让它们自由地在我们面前飞翔。
注意评价(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请你展开丰富的想像,说说你想对这些鸟儿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第二次有感情朗读文章,情感升华,此时鸟的天堂已形象的展现在大家面前,再次朗读,利于学生对文章的把握与感情的释放。) (七)针对文章内容,大胆质疑。
你觉得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和大家讨论。
(1)为什么把大榕树叫做鸟的天堂? (2)大榕树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 (3)为什么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师给予鼓励,引导讨论。
(设计意图:梳理文章脉络,从这些问题的回答中,体会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增强环保意识) (八)回顾内容,引发感受。
现在,谁最想告诉老师,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锻炼学生胆量,加深印象,确实受到美的熏陶) (九)拓展作业 篇二: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篇二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榕树为什么被称为“鸟的天堂” 2、学习作者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第 4课《鸟的天堂》 二、出示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榕树为什么被称为“鸟的天堂” 2、学习作者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 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思考:作者和他的朋友去了鸟的天堂几次?第一次见到了什么景象?为什么两次所见所闻会不一样?(时间:5分钟) 1、生自由读 2、指名反馈 3、指名分段 4、师生共议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 默读课文 2——4 段,思考:为什么这里会成为鸟的天堂?小鸟是怎样在这个天堂里生活的?用笔勾画出相关句子。(时间:3分钟) 1、生默读 2、指名反馈 3、出示相应语句 4、这些语句突出了大榕树的什么特点?属于啥态描写? 5、指名反馈(大而美的特点是静态描写) 6、齐读这两句话。
五、第三次先学后教 指名读 5——8 段,思考:哪些语句写了群鸟欢闹的情景?用笔画出来。(时间:3分钟) 1、指名读 2、指名反馈 3、师出示相应句子(我们继续拍掌……) 4、这些语句属于啥态描写?(指名反馈:动态) 5、齐读这两句话。
六、第四次先学后教 再写品读课文中动态、静态描写得语句。想一想:动静结合突出景物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时间:2分钟) 1、生自由读 2、指名反馈 3、师:动静结合给事物增添了情趣,让人感受到一种蓬勃向上的活力。
七、拓展:
为什么说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呢? 一、当堂训练 你能说说《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是怎样前后照应的吗?在习作中你也这样用过吗? 二、板书设计 鸟的天堂 (按游览的顺序) 大榕树(静态)喜爱 许多鸟(动态)赞美 篇三: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研读重点段:借助课件,通过品读重点词句,认识大榕树的奇特、美丽,感受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初步感知静态和动态描写的方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南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展示目标,定向。
同学们,昨天我们了解了《鸟的天堂》这篇课文的大致内容,分了段,这节课,我们要深入研读课文,重点研究课文二、三两段,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大榕树和鸟儿的,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重点研读写大榕树和鸟的段落,品词析句,体味感情。
(一)研读第二段。
1、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大榕树的呢?自由读有关的句段,想一想:你能读懂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交流反馈,师随着学生的讨论相机打出有关词句,点拨启导。重点:
(1)第 7 自然段抓住“数不清”“枝上又生根”“斜躺”等词语,联系第 5自然段“河面变窄”“一簇簇……”等词句和第 6 自然段我和朋友的争论,体会榕树的大和奇。
(2)第 8 自然段抓住“全部生命力”、“展示”,体会榕树的叶茂;抓住“那翠绿的颜色……颤动。”体会榕树的叶绿、叶美;抓住“这美丽的南国的树!”结合指导朗读,体会作者热爱榕树,热爱大自然,热爱南国的思想感情,。
(3)课件展示榕树近景,让学生仔细观察,对照 7、8 两段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棵榕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感受榕树茂盛、奇特的静态美。
(4)指导朗读第 8自然段,体会作者对榕树、对南国的赞美之情。
3、返读本段,引导质疑:
对于写榕树的部分,同学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估计讨论重点:
(1)作者为什么说“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而不用“靠近”? (2)第 9 自然段中说“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却看不见一只鸟的影子。”这是怎么回事?) 4、小结:这个部分,作者通过榕树的枝干、根、叶,写了榕树大和茂盛的特点,写出了榕树那静静的样子,这就叫静态描写。
(二)研读第三段 1、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鸟儿的呢?自由读有关段落,想一想,记一记,你能读懂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交流反馈,师随着学生的讨论相机打出有关词句,点拨启导,重点讨论:
(1)第 12 自然段:抓住“到处……到处……”体会鸟的数量多;抓住“大的、小的|、花的、黑的”体会鸟的种类多;抓住“叫、飞、扑”体会鸟儿的姿态美和心里乐;对照起初的“清静”,体会鸟儿活动时的“热闹”。引导学生和描写榕树部分比较,认识这部分是采用动态描写。
(2)第 13 自然段:观看众鸟在大榕树上纷飞欢叫的录像,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结合课文中的有关语句,进一步体会鸟儿的欢乐。
(3)理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一句的含义,并读出赞美之情。
3、小结:这一段,作者通过鸟儿的数量、颜色、姿态写出了大榕树上千鸟荟萃的热闹场面,写出了鸟儿在大榕树上活动时的动态美。
(三)返读课文二、三两段,回顾学法,质疑问难。
三、引导学生紧扣学习目标进行自我小结。
四、进行检测练习并反馈矫正。
篇四: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篇四 学习目标:
1 会认“桨、桩”等 3 个生字,会写“桨、律”等 11 个生字,会写“竹竿、白茫茫、规律”等词语。
2、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3、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的方法。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里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
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并能用各种方式表达个人阅读感受。
教学过程:
一、从“天堂”入手,激趣导入 1、在人们印象中,“天堂”是怎样美好的存在? 板书:天堂 你印象中,什么地方是天堂? (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 2、想象:鸟的天堂应该是什么样的地方? (小鸟生活的乐园) 二、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可以边读边思考:
(1)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是在什么时间?看到的景色有什么不同? (2)每次看后“我”分别有什么感受?请用“ ”画出有关语句。
(3)鸟的天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可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3、把反复读书后,在仍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交流初读课文的收获。
1、在小组内交流读书的收获,讨论不懂的问题。
2、全班交流(可以小组推荐,也可以自由发言,交流) ...
栏目最新:
- 小学教师教学述职报告精彩范文5篇2023-11-06
- 教师教学教育个人工作总结优萃5篇2023-11-04
- 语言教学幼儿园中班教师教学教案4篇2023-11-02
- 最新设计总监年度工作总结锦集3篇2023-11-02
-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工作总结9篇2023-11-01
- 美术教学个人心得体会500字6篇2023-10-30
- 最新专业教师教学工作计划篇4篇2023-10-29
- 2023高中音乐教学总结6篇【精选推荐】2023-10-20
- 2023年《父亲和鸟》教学设计9篇2023-10-20
- 最新班主任教学工作总结6篇2023-10-1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