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涵范文网 - www.isolvxing.com 2024年05月20日 13:34 星期一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年云南省十一五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纲要 【优秀范文】新型工业发展规划

    浏览数: 发布时间:2023-06-02 15:20:07

    云南省十一五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纲要 云南省十一五新型工业化开展规划纲要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开展观,明确我省新型工业化的开展方向、基本思路、目标任务和战略重点,发挥经济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云南省十一五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纲要 ,供大家参考。

    云南省十一五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纲要

      云南省"十一五"新型工业化开展规划纲要

      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开展观,明确我省新型工业化的开展方向、基本思路、目标任务和战略重点,发挥经济调控职能,引导社会投资和市场主体行为,实现新型工业化又快又好开展,依据《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纲要。

      第一篇

      总体思路和开展目标

      第一章

      云南工业进入新的开展时期

      "十五"期间,云南工业经济经历了止跌上升、恢复增长、提质增效、稳定开展的阶段,工业主导作用显著增强。结构明显改善,优势产业开展壮大。改革逐步深化,各类企业活力增强。工业投资加大,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资源配置优化,循环经济不断推进。园区建设步伐加快,集群开展实现突破。经济运行监测强化,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完善,全省工业经济正朝着又快又好的方向开展。

      "十一五"是我省工业实现又快又好开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度越来越大,国际产业升级和转移速度加快,我国正在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从国内看,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同时也将是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开展时期。国家将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推进建设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和南向互利合作,新的区域经济开展格局正在形成。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向纵深开展,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趋势愈加明显。从省内看,"十一五"时期,我省将进入人均GDP000美元的加快开展期,社会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经过"十五"的努力,可修改

      欢迎下载

      精品

      Word

      全省新型工业化已有较好基础,能源制约矛盾逐步缓解,一批重点工程相继技产,大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加快开展的有利条件较多。

      专栏

      "十五"方案主要指标实现情况

      指标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

      非烟工业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

      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

      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利税(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利润(亿元)

      全部工业累计完成投资(亿元)

      更新改造投资(亿元)

      省级及以上技术中心(个)

      其中:国家级技术中心(个)

      工业能源消费总3960.52.5增长.8倍

      增加3个

      42增加2个

      282.328.3增长.6倍

      6937.3增长2.4倍

      223.226.

      增长2.2倍

      638.63.增长9.7%2532.69.

      增长.39倍

      222.255.9百分点

      提高79.56个百分点

      63提高5.3个百分点

      2022年

      998.8年均增长(%)0.0与"九五"末相比

      可修改

      欢迎下载

      精品

      Word

      量(万吨标煤)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工业企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能源生产总量(万吨标煤)

      铁路出省物资运量(万吨)非公经济增加值(亿元)

      非公经济上缴税金(亿元)非公经济占全省GDP比重(%)

      同时,全省工业经济开展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世界经济开展的不确定因素、我国参加WTO过渡期结束后的激烈竞争,以及加快开展面临更加复杂、更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都可能给全省工业经济开展带来负面影响。特别是由于云南工业经济开展长期滞后,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待进一步解决,一是工业经济总量小。2022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5%左右,工业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二是结构不合理。烟草产业"一枝独秀"现象仍较明显,资源型加工产业仍占主导地位,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展缓慢,高技术含量、名牌产品和自主创新产品少,国有经济比重大,非公经济、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开展缺乏,竞争力较弱。三是区域开展不协调。2022年,昆明、玉溪、红河、曲靖、楚雄、大理、昭通7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同口径企业的90%,其余9个州市仅占0%.四是增长方式粗放。35提高5.4个百分点

      0.460.5增长2.38倍

      257.3——

      2634增长2倍多

      534320.

      增长2.5倍

      443提高3.8个百分点

      可修改

      欢迎下载

      精品

      Word

      除烟草外,冶金、化工、建材、机械等传统产业总体工艺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局部重要矿产资源接替缺乏,“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问题较为突出,落后产能的治理整顿任务艰巨。五是“瓶颈”制约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善。局部能源与原材料持续紧缺,出省物资运力更趋紧张。

      在战略机遇与矛盾凸现并存的关键时期,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忧患意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实现"十一五"我省工业跨越式开展。

      第二章

      以科学开展观统领新型工业化

      "十一五"期间,云南省新型工业化开展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开展观统领工业开展全局,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坚决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按照科学规划谋开展,打造平台创环境,突出特色调结构,自主创新增活力,扩大开放拓市场,循环经济保持续,完善调控促增长,转变方式提效益的根本要求,努力实现云南工业经济又快又好的开展目标。

      基本思路:实施信息化带动、自主创新提升、扩大开放促进、可持续开展四大战略,构筑技术进步、企业集群、融资担保、创业效劳、人才保障五大平台。完善促进工业开展的政策体系。加大工业投资力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广泛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形成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加快开展烟草及配套、能源、钢铁及有色、化工、机械制造、建材、电飞子信息制造、造纸和农特产品加工等重点产业。建设能源、有色金属、高浓度磷复肥、光电子、装备制造、煤化工、云药、农特产品加工、林竹浆纸、麻丝纺织等基地。调整优化轻重工业结构,延伸原材料和矿产品加工产业链,加快开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开展特色产业和循环经济。完善经济运行调控,加快现代物流业建设。继续实施大企业(集团)开展战略,促进非公经济、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开展。加快建设特色经济区、通道经济带、工业强县和产业园

      可修改

      欢迎下载

      精品

      Word

      区,形成集约化、集群化开展优势,推进优势资源向优势产业集聚、优势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优势企业向园区集聚、优势产品向优势品牌集聚,壮大云南整体工业经济实力。

      第三章

      工业经济开展的主要目标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到2022年,全省工业销售收入到达45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3%左右,工业增加值2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2%左右,工业占全省GDP比重由2022年的34.2%上升到40%以上,工业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

      ——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保持全国先进水平。到2022年,工业劳动生产率到达人均8.6万元以上,高新技术工业总产值比重25%左右,工业投资年均增长30%左右,企业科技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到达.5%,新产品产值占总产值的5%。

      ——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开展。到2022年,全省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降至2.66吨标煤,下降25%;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降至52立方米,下降22%;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到达6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到达50%以上,大多数企业推行清洁生产。

      ——区域经济协调开展,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到2022年,大局部州(市)工业占GDP比重超过40%,全省约有/3的县(市、区)初步实现工业化。工业从业人员到达20万人左右,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比2022年提高3个百分点左右,工程技术人员到达8万人左右,企业经营管理者本科以上比重达60%以上。

      专栏2"十一五"时期工业开展的主要目标

      指标

      2022年

      年均增长(%)

      备注

      可修改

      欢迎下载

      精品

      Word

      工业销售收入(亿元)工业增加值(亿元)工业占全省GDP比重(%)

      人均工业劳动生产率(万元)

      高新技术工业比重(%)新兴工业比重(%)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45032048.62提高5.8个百分点

      254040030以上

      占全社会比重30%以上

      企业研发支出占全社会支出比重(%)

      企业科技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50以上

      .5新产品产值占总产值比重(%)5企业专利年申请量(件)20205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亿00元)省以上名牌销售额占全部工业比例(%)55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吨2.66标煤)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立方52米)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工业从业人员(万人)

      工程技术人员(万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本科学历2086605下降25下降22%

      可修改

      欢迎下载

      精品

      Word

      比重(%)

      非公经济增加值(亿元)

      25052提高5个百分点

      非公经济上缴税金(亿元)

      250非公经济占全省GDP比重(%)5注:上述增长比以2022年数为基数。固定资产投资为五年累计。

      第二篇

      优化提升产业结构

      第四章

      稳固壮大烟草、能源、有色产业

      烟草及配套业。积极稳妥推进卷烟企业整合重组工作,实施品牌扩张,确保国内领先水平,着力开拓国际市场。开展重点品牌,做精做强做大一批市场潜力大、盈利能力强的优势品牌,把现有30个卷烟品牌逐步压缩到20个以内,努力再培育2至3个50万箱以上的大品牌。以卷烟制造、包装印刷、辅料制造、烟草机械为基本构架,形成以卷烟产品促进烤烟种植,带动包装印刷和辅料生产、机械加工集约配套的完整体系。卷烟包装、印刷、辅料生产重点布局在昆明、玉溪、红河、昭通等地,并使这些地区烟草配套产品占全省的80%左右。

      能源产业。加快建设大型水电,积极开展中小水电,建设澜沧江、金沙江、怒江3大水电基地及小湾、糯扎渡、溪洛渡、向家坝等大型水电站。阶段性开展火电,建设曲靖、红河、昆明、昭通四个火电基地。加强骨干电网建设和电网延伸,建成围绕滇中、滇东、滇南等负荷中心500千伏环网,并连接各主要电源的500千伏网架;0千伏网架延伸到每个县,实现全省联网。依法加强和改善煤炭资源管理,培育大型煤炭联合企业,加快建设恩洪、小龙潭、老厂、先锋、昭通五大煤炭基地。加强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鼓励开展煤炭洗选及低热值煤、煤矸石发电等综合利用,开发推广高效洁净燃烧、烟气脱硫等技术。大力开展可再生能源。加快开发生物质能,扩大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生物质能的生产能力。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地热能和风能。加快煤层气资源开发利

      可修改

      欢迎下载

      精品

      Word

      用。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力度。

      有色产业。以合金化、精细化、专业化为目标,大力开展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培育开展壮大以来料深加工为主的企业群落,优化有色金属工业的冶炼工艺和产品结构,重点扶持有色金属深加工,全面提高矿冶技术和装备水平,提高节能与环保冶炼技术,强化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加强二次资源、尾矿资源的回收。进一步开发冶金新材料。努力提高锡、铜、辛辛、铅、铝等常用有色金属生产的经济效益,合理开发镍、钛资源,开展黄金、银、铅族等贵金属,综合回收铟、锗、镉、锶、镓和铋等稀散金属。强化资源战略意识,加大省内接替资源的勘查与开发,提高自有资源保障程度,积极利用境外矿产资源。

      第五章

      改造做强机械、造纸、建材产业

      装备制造业。振兴装备制造业,做优做强电工、内燃机、汽车、铁路养护机械、自动化物流成套设备、机床、重化通用成套设备、环保成套设备、农业机械、生物资源加工设备等优势行业。提高重大技术装备研发设计、关键零部件和功能部件配套、加工制造和技术系统集成的整体水平。加强高档数控机床、高效清洁发电与输变电等领域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制工作,引导形成一批集研发、设计、制造于一体、竞争力较强的企业。加快电力装备制造业开展。增强汽车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昆明机电工业园、电力设备工业园、滇西中重型载重车和摩托车工业基地、滇东汽车工业基地、通海五金工业园等,为装备制造业开展创造良好环境。

      造纸业。加快木浆资源基地建设,大力开展林浆纸一体化工程,打造思茅、临沧、文山、德宏、曲靖、红河6大造纸基地,把云南建成全国重要的林浆纸基地。产品品种多样化,力争到2022年林浆纸产品增加到00个左右。重点开展为卷烟工业配套的各类用纸,商品包装所需中高档纸板、书刊印刷和办公用纸、以及人民生活所需的中高档生活用纸,适量生产生活用纸。因地制宜开展麻浆、竹

      可修改

      欢迎下载

      精品

      Word

      浆和庶渣浆。

      建材工业。加快开展新型、绿色建材,围绕增加品种、提高质量、保护环境、综合利用,用信息技术、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建材产业。提高生产集中度,培育和扶持大企业(集团)的开展,创名牌产品。以节约能源资源、消纳固体废弃物、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产品质量档次为重点,开展新型干法水泥,做大做强水泥产业。继续开展优质浮法玻璃和深加工制品。以开展新型墙材和建筑钢结构为突破口,大力开展节能环保型建筑材料、特色石材、非金属矿深加工制品、优质建筑卫生陶瓷、保温材料以及绿色装饰装修材料。

      第六章

      延伸钢铁、化工产业链

      钢铁产业。推进钢铁工业开展循环经济,加大铁矿勘探力度,加强难选铁矿利用研究,加强中低品位铁矿石的开发利用和废旧钢铁的利用;以市场为导向调整钢铁产品结构,稳步提高钢筋、线材、棒材等传统建筑用材产量,加快开展型材、中厚板、镀层板(锌板、镀锌彩涂板)、热轧(冷轧)薄宽钢带;积极开展特种、不锈钢材,合理调控铁合金,有序开展钢铁及其加工业,围绕骨干钢铁企业的开展进行合理区域布局,使钢铁工业向装备大型化、生产专业化、质量洁净化、经营集团化方向开展。

      化学工业。开展壮大磷化工。重点开展精细磷化工,建设磷化工生产基地,开展磷酸盐阻燃剂、水处理剂、纺织助剂、燃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化学合成农药等领域内的精细磷化工产品,逐步形成系列精细磷化工产品产销中心。有序开展高浓度磷复肥和专用肥。突出开展煤化工。开展煤制合成氨、焦炭、煤气、甲醇、二甲醚及下游产品和褐煤液化油及其它化工产品为一体的煤化工体系,逐步形成煤一焦化、煤一气化、碳一燃料化工、合成材料、甲醇制烯烃等煤化工产业。配套开展盐化工及氯碱工业。依靠资源优势和能源保障条件,开展硫酸纳、碳酸钡、白炭黑等盐化工产品。采用离子膜法烧碱生产技术,与电石生产能力相

      可修改

      欢迎下载

      精品

      Word

      配套,快速开展聚氯乙烯(PVC)及下游产品。培育开展生物化工。依托先进技术,提取烟草废弃物和甘蔗、木薯等植物的生物中间体,以资本为纽带逐步建立集研究、开发、种植、生产、销售、效劳为一体的生物化工企业群体和龙头企业。积极开展子午轮胎、人力车胎、胶鞋、胶管带等橡胶加工产品,努力拓展合成塑料加工产业链。抢抓机遇,开展石油和天然气化工,积极争取国家建设国际输油输气管道及配套工程,在省内建设炼油厂并相应开展石油和天然气化工。

      第七章

      提升生物产业规模质量

      制糖业。以资源为依托,市场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业集中度,食糖加工主要集中在德宏、临沧、保山、西双版纳、思茅、红河、玉溪等地区,重点制糖企业(集团)控制在0户以内。提升现有技术工艺,积极开展适宜精炼糖、液体糖的膜过滤技术、磷酸上浮法和离子交换清净技术,大力引用高效、分类处理甘蔗的蒂拜尔系统,以及微机控制的煮糖与连续分蜜工艺,积极开发应用制糖专用检测和在线计量仪表。重点开展优质白砂糖、精制幼砂糖、精制绵白糖、精制红砂糖等产品。有选择地开发有机糖、低聚果糖、木糖醇、生物酶转化糖、抗氧化剂及纸浆等新产品。提高蔚渣、糖蜜的综合利用水平。

      制茶业。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引导大型加工企业(集团)向优势茶区集中,重点建设以大理为主的云南沱茶生产基地;以临沧为主的滇红生产基地;以思茅、西双版纳为主的普洱茶生产基地;以思茅、保山为主的滇绿茶生产基地;以玉溪为主的花茶生产基地;以大理、临沧、思茅为主的茶叶深加工生产基地。建立质量平安标准体系,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品质,调整产品结构,开展深加工。按照优质化、无公害、多样化、品牌化的要求,扩大名优茶、有机茶和普再茶的产量,形成袋泡茶、速溶茶、香味茶、保健茶等多种新型茶饮料产品系列,培育5个至0个单项产品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云茶"著名品牌。

      制药业。重点开发和开展植物药、中药与民族药,大幅度提高植物药和中药

      可修改

      欢迎下载

      精品

      Word

      在整个医药企业中的生产比重,完善现代中药体系,提高新药创制能力。加快培育0户骨干制药企业,重点开发以云南自药系列、三七系列、灯盏花系列、天麻系列等云南地道药材和民族药为基料的传统中成药产品,着力打造30个特色名牌产品,逐步形成以昆明、楚雄、文山、大理等为中心的制药工业聚集区。

      食品及相关产业。结合我省资源优势,大力开展粮油制品、乳制品、畜产品、果蔬、薯类、菌类和调味品等特色产业。粮油及制品业坚持营养、健康、平安的开展方向,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深加工转化增值,建设"四个粮食物流中心和八个粮食物流系统",乳制品业以市场为导向,开发奶、乳酪、冰淇淋等系列产品,满足不同年龄消费者的需要,建立乳制品加工产品规格、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畜产品业重点建设标准化、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和外销及加工原料基地,以创立名牌产品为切入点,促进畜产品由初级产品向深加工产品转变,促进畜产品的有效增值;果蔬制品业注重建立果蔬及其产品加工规格、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鼓励开展农科工贸一体化的大企业集团开展模式,实现标准化和产业化,培育和打造"云南绿色果蔬"品牌,形象;积极开展种薯、商品原料及菜用薯、马铃薯食品和淀粉等精深加工业,形成产业链各环节的有机衔接,分区域建设各具特色的薯类制品生产基地;野生菌加工向精、细、特方向开展,以保鲜、快捷、出口为特色,合理采集、精细加工,扩大国际市场;饮料制品围绕天然性和保健性,大力开发各种功能型饮料和酒类产品,注重生产环境和质量体系认证;加快姜、大蒜、辣椒、八角、草果、胡椒等系列调味品的深度产品研发,延长产业链。

      丝麻产业。合理布局蚕桑基地,培育和推广优质蚕品种,在曲靖、大理、保山、楚雄、昭通等主要蚕桑产地新建、改建缫丝厂。提高生产技术和工艺,引进吸收原料茧生产、自动缫丝、无梭织造、精深印染整理的关键技术,提高自动缫丝和元梭丝织机的比例,提高产品档次。以原料基地为核心,标准亚麻粗加工厂的建设,主要布局在大理、文山、楚雄、保山、红河等地,支持在重点地区新建亚麻纺纱厂。加强环境保护,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亚麻综合加工利用水平,可修改

      欢迎下载

      精品

      Word

      鼓励亚麻精深加工。严格执行《云南省工业用大麻管理暂行规定》,在最适宜种植区集中种植工业大麻,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近期以昆明、玉溪、曲靖、红河、西双版纳为丝麻产业的重点开展区域,并逐步向全省宜植区域推开。加快高新技术在工业大麻加工业中的应用和推广步伐。注重清洁生产,严格保护生态环境。

      橡胶产业。依据天然橡胶种植资源的数量、分布及交通条件,对加工企业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西双版纳、思茅、临沧、德宏重点开展浅色SCRS子午胶和SCR0恒粘胶;红河重点开展浓缩干胶。调整产品结构,开展技术分级橡胶新品种。稳固现有乳标胶及高氨浓缩胶乳产品。开展子午线轮胎胶,开发生产通用橡胶、恒粘胶等新产品。

      乙醇产业。重点推进乙醇原料多元化、原料前处理综合利用、发酵工艺技术水平提高、清洁生产等。注重技术集成,重点降低乙醇的生产本钱,提高综合效益。提高淀粉质原料前处理综合利用水平,改进酒精发酵工艺技术路线,使污染物COD、BOD降低、废醪液大比例直接循环使用,力争实现全循环清洁生产。大力开展以糖蜜、脱毒红薯、马铃薯、木薯等非粮食作物为主要原料生产乙醇及乙醇化工产品。

      第八章

      加快开展信息制造业

      按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要求,重点开展光电子产业、光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业、电子材料业和软件业。延伸红外热成像系统产业链,做大做强红外热成像系统产品。培育光伏电池产业链,大力开展光学加工及光学应用系统、光电子器件等一批优势产品,积极拓展等离子显示器、光存储设备、光电子专用集成电路等领域。积极开展自动化物流系统、计算机及其应用产品与系统、电子医疗产品、激光加工设备、光电子测量仪器等产品。大力开展红外光学与红外功能材料等光电子材料,以及锗铟硅电子信息材料。配套开展光电子产业相关软件、可修改

      欢迎下载

      精品

      Word

      企业信息化、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应用软件产品。大力开展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新一代信息产品。加快建设中国昆明光电子产业基地,建立面向东南亚、南亚的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加工基地和软件研发基地。

      专栏32022年十大产业开展规划目标

      产业类别

      产品产量

      销售收入(亿元)烟草及配套产业,其中:卷650万箱

      烟

      配套产业

      能源产业(万吨标煤)

      其中:电力(亿千瓦时)煤炭(万吨)8000400(水电730,火电670)000钢铁及有色产业,其中:钢钢材700万吨

      铁

      0种有色金属

      黄金

      化工产业

      其中:化肥

      钦白粉

      黄磷

      合成氨

      PVC

      机械制造业

      建材产业

      其中:水泥

      平板玻璃

      4500万吨

      600万重量箱

      56208358630万吨

      0万吨

      50万吨

      220万吨

      50万吨

      34385.250万吨

      23吨

      406302075693307825增加值(亿元)58375可修改

      欢迎下载

      精品

      Word

      电子信息产业

      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

      软件业

      信息材料

      造纸产业

      其中:纸浆

      机制纸及纸板

      医药产业

      农特产品加工业

      第三篇

      推进区域协调开展

      38525085500475727050万吨

      20万吨

      2305740第九章

      建设特色(重点)产业区

      优化开展。推进昆明、曲靖、玉溪、楚雄、红河、大理等州(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增强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开展能力,积极开展现代制造业和现代物流市场建设。大力开展烟草及配套产业,电子信息、医药和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化工、机械制造、冶金等重化工业;积极创造条件,合理布局烟草及配套产业基地、光电子产业基地、有色金属加工基地,以及磷化工、煤化工、盐化工等大型化工基地;充分利用已成规模的产业基础,大力开展光电子、有色金属深加工、精细化工、生物化工、高档钢材等产品。

      加快开展。加快文山、保山、昭通、思茅、临沧、丽江、西双版纳、德宏、怒江、迪庆等州(市)工业的开展,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开展特色产业。重点开展有比较优势的水电、煤炭、化工、机械、冶金、制药、林产、建材、造纸和农特产品深加工等,稳步开展锡、铅锌、铝等有色深加工产品,加快开展精细化工等。

      可修改

      欢迎下载

      精品

      Word

      第十章

      培育通道工业经济带

      泛亚铁路通道工业带。围绕新建中缅国际铁路通道,以及昆明一瑞丽高等级公路,以楚雄、大理、保山、德宏、丽江、怒江、临沧等州(市)为重点,布局和开展烟草加工业、建材业、水电、林纸产业、农特产品加工业、橡胶加工等;昆明一南宁通道工业带。围绕南昆铁路和昆明一师宗一罗平一兴义等高等级公路,重点开展以煤电为主的能源产业、化工、建材、林纸和农特产品加工业;昆明一重庆、贵阳通道工业带。围绕贵昆、内昆铁路、昆曲、富待高速公路和国道线等,重点开展以煤电为主的能源产业、煤化工、磷化工、汽车制造、农特产品加工业等;昆明一曼谷工业走廊。围绕中国一老挝国际通道中的昆明一景洪一磨憨段,以玉溪、红河、思茅、西双版纳等州(市)为重点,布局和开展烟草及配套产业(林纸产业、农特产品加工业、橡胶加工业等。

      第十一章

      发挥城市经济圈作用

      在昆明、曲靖、红河、大理等中心城市及区域中心城市,发挥城市工业密集区的组合优势,重点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城市型产业,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产业集聚与辐射面较大的城市经济圈,带动区域经济开展。鼓励大公司大集团或企业总部、研究开发中心、营销中心等迁入中心城市及区域中心城市。进一步推动城市中心区企业向郊外搬迁改造,促使一般制造业向小城镇梯度转移;进一步开展效劳于城市生活、有利于城市功能转变、有助于扩大就业的轻型工业,促进城市经济结构转型。

      第十二章

      打造县域工业强县

      加快培育40个左右工业基础较好,具备资源、区位、产品、人才、技术等比较优势,成长性好、特色产业基本形成的县(市、区),率先实现工业强县战略,辐射和带动区域经济开展。以特色优势工业、劳动密集型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为主,开展各具特色的县域支柱产业,重点培育20个县城特色产业。力争到2022可修改

      欢迎下载

      精品

      Word

      年,工业销售收入0亿元的县(市、区)到达00个以上,50亿元的县(市、区)到达50个以上,00亿元的县(市、区)到达20个以上,50亿元的县(市、区)到达0个以上;大局部工业强县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到达50%以上。

      专栏4工业强县

      40个重点工业强县:安宁市、富明县、东川区、寻甸县、膜麟区、宣威市、富源、县、沾益县、陆良县、红塔区、通海县、江川县、易门县、隆阳区、腾冲县、龙陵县、昭阳区、水富县、华坪县、永胜县、景谷县、翠云区、云县、楚雄市、禄丰县、元谋县、个旧市、弥勒县、开远市、建水县、文山县、砚山县、丘北县、景洪市、大理市、祥云县、浑源县、潞西市、兰坪县、香格里拉县。

      0个备选工业强县:官渡区、呈贡县、罗平县、临翔区、大姚县、蒙自县、勐海县、鹤庆县、剑川县、盈江县。

      20个县域特色产业:粮油制品、蔗糖制品、茶制品、橡胶制品、乳制品、麻丝制品、林竹制品、畜禽制品、果品加工、蔬菜加工、饮料制品、调味制品、菌类加工、薯类加工、生物医药、旅游工艺品、新型建材、五金机电、特色矿冶、特色化工。

      第四篇

      加快开展各类企业群

      第十三章

      继续实施大企业(集团)战略

      落实《云南省工业开展倍增方案》和《云南省大企业销售收入倍增行动》,做大做强一批主业突出的大企业集团;加快重点民营企业的开展,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等方式做大做强,成为主业突出、市场竞争力强

      可修改

      欢迎下载

      精品

      Word

      的大企业集团;突出重点、扶优扶强,着力培育一批成长性好、具有较强竞争潜力的科技型、出口创汇型、资源综合利用型、农副产品加工型的中小企业,初步形成孕育大企业集团成长的梯次递进格局。大力实施"扶优扶强"和"集团化"战略,支持不同所有制的大企业集团突出专业,做精主业,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增强核心能力。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研发并举,着力提高企业技术、装备、产品工艺水平。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鼓励大企业集团充分发挥自身技术、规模、资金等优势,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地方特色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

      第十四章

      大力开展非公经济进

      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切实解决非公企业在市场准入、金融支持、税费征收、土地使用、投融资、技术改造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创造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环境。推进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拓宽非公有制企业融资渠道,大力开展创业效劳,加快推进社会化效劳体系建设。加强产业政策、技术进步、结构调整等的引导作用,强化效劳意识,标准行政执法,防范和查处"四乱"行为,切实维护非公企业合法权益。制定新政策,完善新举措,激活民间投资,为非公经济开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第十五章

      加快中小企业开展和效劳体系建设

      加快推进《云南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立法进程,全面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积极开展"创办小企业,开发新岗位"活动,逐步建立政府引导、社会支持和自主创业相结合的创业开展长效机制。推进中小企业成长方案,促进社会各种优势资源更多地流向优质企业,支持成长型中小企业做优做强。加快中小企业效劳体系建设,围绕创业辅导、信息效劳、教育培训、信用担保、技术创新、管理咨询、市场开拓、维权保护等方面内容,发动和鼓励各方力量,共同建立创业培训、公共信息、融资担保、技术创新、维护权益等效劳平台,全方位改善中小企

      可修改

      欢迎下载

      精品

      Word

      业开展环境,力争到2022年初步形成集公共效劳、公益性效劳、商业性效劳为一体,满足中小企业开展需求,功能健全、效劳完善、分工合理、体系完备的社会化效劳体系。

      专栏5中小企业

      实施五大战略:创业开展战略、技术创新战略、集群开展战略、外向型开展战略、人才强企战略。构建五大效劳平台:创业培训效劳平台、公共信息效劳平台、融资担保效劳平台、技术创新效劳平台、维权保护平台。

      推进八项重点工作:建设6个小企业孵化基地、培育30户重点企业、打造260个知名品牌、新认定50个以上研发中心、辅导20户企业上市、培育30户高新技术企业、开展50户循环经济试点、扶持50个重点工程。

      第五篇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第十六章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加大企业技术创新投入。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技术创新的优惠政策,强化政府对新技术应用、技术成果转化和技术研发的支持,提高技改专项资金中用于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比例。鼓励各类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吸引社会多元投资,提高重点产业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到2022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比例到达.5%以上,研发经费(R&D)投入比例到达%以上。

      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实施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方案。推进电子信息、烟草及配套、农特产品加工等行业的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提高生物及医药、冶金、化工、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行业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加大对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所需重点研发试验设施、检测设施、关键工程软件的购置,提高企业研发装备水平。完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制度,推进州市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十一五"期间,每年有5户左右企业技术中心到达省级及以上标准。到2022可修改

      欢迎下载

      精品

      Word

      年,大多数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技术中心或技术研发机构。积极推动产学研联合,共建技术创新实验基地,提高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供给能力。促进企业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

      推进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和标准化战略。进一步拓宽企业知识产权示范工程范围,推进企业品牌、专利、商标、版权的融合使用,提高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能力。以天然药物、生物农药、绿色食品、高新材料等领域为重点,加快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技术和产品开发。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成果专利化,积极促进专利技术标准化、专科技术产业化。

      大力推进企业技术进步。以十大产业为重点,在精深加工、新产品开发、节能降耗、防治污染、提高装备水平等方面,积极支持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对现有企业进行改造,重点扶持新材料、生物及医药、光电子及信息产品、先进制造、能源、传统重点产业、农特产品深加工、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等具有鲜明地地方优势和特色的重大结构调整工程。继续组织企业信息化示范工程,支持企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优化企业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成和配置,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努力实现管理信息化和营销电子化。

      加快高新技术产品产业化。组织实施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开发及工业性试验、技术装备研制工程,加快产业化步伐,着力推进光电子基地、信息产业基地等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推广应用以现代信息、生物技术、节能降耗等产业共性技术为重点的先进适用技术气消化吸收与创新的重大技术装备、关键性技术等。力争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5%,到2022年超过000亿元。

      专栏6企业自主创新

      实施6大创新工程:技术装备工程、创新平台工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培育工程、企业知识产权推进工程、企业信息化工程、新技术推广工程。

      可修改

      欢迎下载

      精品

      Word

      推进"5个00"工作:培育00户知名企业、00户产值超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打造00个名牌产品、建设00家省级以上技术中心、组织实施00项技术创新工程。

      第十七章

      引导产业集群开展按照合理布局、科学规划、逐步开发、协调开展的原则,结合各地资源优势、产业基础、交通条件、环境容量等,发挥专项资金带动效用,吸引社会多元投资,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实现园区经济与城市建设、土地利用、环境资源等和谐开展。改进管理,强化效劳,完善招商引资机制,创造良好开展环境,把产业园区建设成为工程快捷投入、产业有效集聚、循环示范带动、工业跨越式开展的重要平台。突出重点,分层推进,动态管理,全省总体规划建设工业园区70个左右,其中省级重点工业园区30个左右,有条件的工业强县原则上可布局个特色工业园区。

      专栏7工业园区

      全省总体规划建设70个左右工业园区

      省级重点工业园区: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昆明高新技术开发区、呈贡工业园、杨林工业园、海口工业园、安宁工业园、文山三七产业园、马塘工业园、曲靖煤化工业园、曲靖南海子工业园、曲靖西城工业园、楚雄工业园、禄丰工业园、大理创新工业园、邓川工业园、祥云财富工业园、南口工业园、永胜工业园、红河工业园、弥勒工业园、红塔工业园、研和工业园、保山工业园、腾冲工业园、香格里拉工业园、路西工业园、瑞丽工业园、思茅工业园、景洪工业园、昭阳工业园、兰坪工业园、临沧工业园。

      省级特色产业园区:通海五金产业园、磨憨进出口加工园、东川再就业特色产业园、景谷林产工业园、宣威工业园、水富工业园、勐海云麻产业园、寻甸工业园等。

      实现"三个50%":到2022年,争取实现重点工业园区工业销售收入和增加值年

      可修改

      欢迎下载

      精品

      Word

      均增幅50%左右,新增工业增加值占全部新增工业增加值的50%左右;园区实现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50%左右。

      第十八章

      大力开展工业循环经济

      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为主,政策激励、市场运作,技术推广、工程支撑,行业推动、中介效劳等方式,按照资源条件、区域和行业特点,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优化资源配置,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区域开展、产业转型和企业改造。加强机制引导和政策指导。制定"十一五"工业循环经济开展规划,提出阶段性开展目标、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加快制定开展工业循环经济的配套政策。制订工业企业节水、节能、废弃物回收处理等管理方法,对有关企业按照工业用水定额标准、主要工业产品能耗限额等进行管理和考核。继续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快建立工业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清洁生产、节约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选择一批资源型县(市、区)、工业园区和冶金、有色、煤炭、化工、建材、废旧物资综合利用等重点行业,以及一批重点耗能企业作为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带动全省工业循环经济的开展。加快循环经济技术研发、示范和推广步伐,鼓励企业加大循环经济投入和加快污染物治理技术及工业废物再利用技术等相关技术的应用。大力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工作。到2022年,基本形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工业经济体系;基本建立促进工业循环经济开展的地方法规和政策支持体系;基本健全推进工业循环经济开展的社会效劳体系;基本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清洁生产、节约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的运行机制。力争全省有/3的工业企业、50%左右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清洁生产;主要产品能耗、物耗及水耗水平基本到达国家清洁生产标准要求,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有较大提高,产业、企业之间的循环加工链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专栏8工业循环经济

      可修改

      欢迎下载

      精品

      Word

      开展目标:到2022年,与"十五"末相比,实现全省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折标准煤由3.55吨降为2.66吨,下降25%;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由95立方米降到52立方米,下降22%;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由40%提高到6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由43%提高到50%以上。

      重点工作:开展工业循环经济工程、工业企业节约能源行动方案、工业企业清洁生产行动方案、资源综合利用行动方案。

      试点工作:建设5个工业循环经济园区、0个工业循环经济试点县、50个试点企业、00个重大示范工程。

      第二十章

      实施人才强工战略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完善人才培训机制,建设一支思想政治觉悟高、敢抓工业、善抓工业的行政管理人才队伍,以及整体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结构合理的企业经营管理队伍和技术工人队伍。加快职业培训II基地等基础建设,形成培训与需求相适应的教学体系,构建布局合理、优势互补的培训基地网络。培养一支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完善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协调配合的教育培训管理体制。强化人才引进和培养,建立健全培训考核、资质评价制度,推进职业经理人才职业化进程,继续开展工商管理和现代经济理论培训,做好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在职攻读工商管理硕士(MEA)学位组织工作;重点在非公企业中开展政策法规、创业知识、工商管理知识、产业开展政策等方面培训;选派一批企业的优秀中青年管理人员到国内外学习先进管理知识、参加对口培训;探索试行首席工程师、首席技术工人等制度,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博士后流开工作站。

      第二十一章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引导企业加强内部管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健全质量管理,提升营销管理,完善本钱管理,严格资金管理,强化投资管理,加强平安生产管理,全面强化企业的各项基础管理工作。积极探索先进管理模式,优化组

      可修改

      欢迎下载

      精品

      Word

      织管理,注重战略管理,推行人本管理,推进管理信息化,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努力推进管理现代化。力争到2022年,全省大多数企业基本实现管理的制度化、标准化、定量化和精细化,企业管理总体水平大幅提高,生产经营本钱和管理费用逐步下降,投融资能力和营销水平明显提高,各种质量、平安事故显著减少,不断推进管理创新和管理现代化。

      第六篇

      完善工业促进体系

      第二十二章

      加大工业投资力度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放宽市场准人,坚持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注重投资平台建设,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多渠道招商引资,营造工业投资的良好软硬环境。采取政府预算内资金安排、政府举债和国有资源转换等方式,多方筹措工业开展资金。围绕产业园区、担保机构等平台建设,以及延伸产业链、实施名牌战略、增强核心竞争力、循环经济、运行调控等重点工作,增加前期投入,加大支持力度。建立健全银企合作机制、银政联系会议制度λ重点企业信贷审批绿色通道,以及促进企业上市等多种方式,通畅企业融资渠道。

      第二十三章

      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建立健全全省工业经济运行监测系统,加强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动态监测。完善工业经济运行例会制度。建立紧急状况下应急生产和应急调度处置制度,制定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预案。完善煤电油运协调体系。探索煤电价格联动方法。加强对电厂生产运营的指导,合理调度生产和供给。优化"云电送粤"曲线。强化电力需求侧管理,优化用电方式,提高终端用电效率。制订全省能源工业运行规则,标准市场秩序。调整优化铁路运输结构,合理配置运力资源。完善铁路运输联席会议制度,保障重点物资运输。加强滇桂黔川渝铁路运输联席协调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铁路运输环境。积极挖潜提效,提高运输效率。引导企业在新上工程或技术改造中,加强铁路运力分析。完

      可修改

      欢迎下载

      精品

      Word

      善成品油供给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协调机制,保障重点需求。

      积极开展现代物流业。构建以昆明、玉溪、曲靖、红河、大理等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为主节点,其他州市城市为支点,综合运输网络为主干的多层次物流网络体系,尽快把云南建成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的物流基地。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更新改造落后物流设施。培育物流市场,整合物流资源,建立社会化、专业化的采购、运输、仓储效劳网络体系。加快培育现代物流企业,发挥公路、民航、水运和管道等各种运输方式的作用,促进生产资料加工配送,提高物流社会化水平。

      第二十四章

      提高工业经济外向度

      主动参与国际分工,不断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积极参与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大漏公河次区域合作,加强与周边国家及南亚国家高层次、宽领域的经济技术合作,建立边境贸易经济合作机制。以电子信息、机电、冶金、橡胶、建材、食品、日用化工等行业为合作重点,提高机电产品、绿色生态加工食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促进出口市场多元化,在昆明、曲靖、个开蒙等城市建设进出口加工园区,在河口、瑞丽、景洪、腾冲等边境城市建设进出口加工贸易区。加快与沿海兴旺地区及中部地区经济对接,通过基础设施互连、人才互动和政策互通,加强滇沪、滇浙、泛珠三角经济区、西南6省(区、市)等区域性经济合作,引进高新技术、先进技术和关键技术装备,在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承接产业转移。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我省各类企业包括重点骨干企业、非公有制企业以及各类中小企业到境外开展多种形式的投资,开拓周边国家市场和参与开发矿产和生物资源。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加强对外资在产业和区域投入的引导,充分发挥外来资金的集聚和带动效应,全面提升我省企业的技术、管理和市场开拓能力。

      可修改

      欢迎下载

      精品

      Word

      第二十五章

      改进管理效劳职能进一步减少和标准审批,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标准行政性、垄断性资源配置,创造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环境,鼓励企业在竞争中开展壮大。理顺职能分工,逐步把局部相关行政职能下放给州(市)和县,省级重点做好总体规划编制、调控体系建立、政策体系完善、准入制度制定和监督检查工作。加强经济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民主化建设,综合运用经济、法律、信息、行政等手段加强管理和引导,重大决策推行社会听证、舆论调查、专家论证等方式,充分昕取当事人、基层组织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努力形成全社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合力。

      第二十六章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鼓励以省内重点企业为龙头,依托特色产业和重点产品,适时组建具有比较优势、适应新兴产业开展需要的行业协会。正确把握新形势下行业协会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协调市场主体利益、维护行业公平竞争、促进行业生产开展、提高市场配置效率等方面的作用,逐步建立行业协会与产业开展的良性互动机制。坚持政会分开、自主办会,转变职能、做好效劳,逐步把一些可以由协会承担的职能转移或委托给协会承担。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健全综合监管机制。"十一五"期间,基本形成分布合理、覆盖广泛的行业协会体系,以及符合市场经济要求、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行业协会工作体制,完善保障行业协会健康有序开展的运行机制。

      第二十七章

      综合推进强化落实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定》、《云南省新型工业化重点产业开展规划纲要》,加快编制和实施重点产业、中小企业、非公经济、乡镇企业、技术创新、人才战略、工业园区、工业循环经济、行业协会等专项规划,引导州市编制、实施新型工业化综合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本《规划纲要》是我省新型工业化的"十一五"开展的纲领性文件,是经济管理部门履行职责的重要依

      可修改

      欢迎下载

      精品

      Word

      据,在《规划纲要》实施中,要注重结合实际,坚持分类指导,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随着本《规划纲要》的实施和形势的变化,应适时调整完善相应措施,突出阶段性重点,集中力量有效解决实施中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推进我省新型工业化取得新进展,为实现全省"十一五"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可修改

      欢迎下载

      精品

      Word

    推荐访问:新型工业发展规划 云南省十一五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纲要 云南省 十一五 工业化

    相关文章:

    Top